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暑期以来,黎平县聚焦丰富青少年实践活动,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,创新志愿服务形式,推动暑期志愿活动管理扁平化、服务项目化、宣传立体化,切实打造“暑期志愿”品牌,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。目前,共组建“小青椒”志愿服务队138支1179人。
管理扁平化,确保志愿服务方向。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高位推动,跟踪问效,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由县级团委、教育部门牵头,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,乡、村两级团组织同频共振,全面统筹协调、督促指导、服务保障活动开展。印发工作方案,台账式、清单化列出部门责任分工,明确完成时限,倒逼工作成效。整合人、财、物资源,搭建锻炼平台,培养大学生校外实践能力,提升志愿服务精神;增强中小学生暑期安全防范意识,拓展课外知识视野。立足乡村振兴、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、粤港澳大湾区“桥头堡”建设、和美城乡“四大行动”等中心工作任务,主动融入县域高质量发展大局,拓宽延伸活动广度,深挖细掘活动深度,力争在文明新风倡导、特色文化宣传、生态旅游推广、美丽家园建设等方面见真章、出实效。
服务项目化,拓展志愿服务质效。围绕“陪伴接力 共度‘暑’光 安全同行”主题,结合双向需求,找准切入抓手,阶段性招募返乡大学生支教志愿者49名,差异化设置安全教育、心理健康、红色文化、趣味学科、亲情陪伴等精品课程,服务全县8个易搬社区共计285名学生。组织387名兼职乡(村)团组织副书记在辖区开展安全教育、环保公益、文明倡导、崇德向善、普法宣传、文化体育等活动566场次,覆盖全县321个村(社区),参与活动大学生志愿者792人。招募48名青年志愿者组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,助力县域旅游产业化发展。依托黎平“红色之都”品牌载体,举办“红色小小讲解员”培训班,引导58名优秀少先队员主动融入红色教育实践。组织3000余名少先队员开展“小手拉大手·文明安全行”主题实践活动,为和美城乡增光添彩、贡献力量。
宣传立体化,营造志愿服务氛围。利用团属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等宣传阵地,发布暑期志愿者“招募令”和倡议书,多元化设置活动内容,建立志愿者食宿、路费补贴和免费购买保险等保障机制,鼓励团员青年、返乡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实践,动员中小学生主动报名参与暑期活动。开设宣传专栏,跟进式报道,及时总结经验做法,巩固提升活动成果,选树先进典型,发挥模范引领作用,编辑专题信息简报12期,各成员单位微信公众号累计浏览量达2万余次。同时借助地方融媒体力量,专业化拍摄文化宣传作品,推出活动精彩剪辑,展现志愿者风采,不断扩大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,营造安全、充实、多彩的暑期氛围,社会反响强烈,获得一致好评。
通讯员 杨涛
编辑 李春梅
编审 吴思凝 杨理显
标签: